粗大的内捧猛烈进出少妇视频
  • 陸軍工程大學

    作者:太浦 發布時間:2022-02-24 09:51:01

    陸軍工程大學

    圖片2.png 

    陸軍工程大學,2017年以解放軍理工大學、軍械工程學院主體和重慶通信學院、工程兵學院、武漢軍械士官學校為基礎調整組建,是我軍人才培養與科學研究并重、工程技術與作戰指揮融合的綜合性工程大學。校本部座落于長江之濱、人文薈萃的六朝古都江蘇南京,設有通信工程學院、野戰工程學院、指揮控制工程學院、國防工程學院、研究生院5個內設學院,另設石家莊校區(河北石家莊)、通信士官學校(重慶)、軍械士官學校(湖北武漢)和訓練基地(江蘇徐州)。

    歷史底蘊。大學各組建單位辦學歷史可分別追溯至上世紀3050年代在江西寧都創辦的紅軍無線電訓練班、在黑龍江哈爾濱創設的哈軍工工兵工程系、在山東諸城創建的軍械干部訓練隊、在江蘇南京創立的二野軍大和在吉林通化創始的東北民主聯軍工兵學校。學校共培養出中國科學院院士3名、中國工程院院士7名、正?。ㄕ?、正戰區)級領導12名、副戰區及軍級領導96名和一大批英模和功臣。

    培訓任務。以陸軍通信兵、工程兵、軍械裝備等領域為基礎,輻射陸軍工程保障和新型作戰力量全領域。以本科高等教育、研究生教育、士官職業技術教育、外軍留學生教育為主要培訓類型,涵蓋大專、本科、碩士、博士等層次,主要承擔陸軍通信兵、工程兵、無人機、武器裝備保障(步兵、炮兵、防空兵等領域)和部分新興專業軍官培養,以及陸航飛行員、航空機務生長軍官本科基礎教育等任務,開設通信工程、指揮信息系統工程、機械工程、土木工程、武器系統與工程、雷達工程、導彈工程、無人系統工程等47個本科專業(含7個人防本科專業),培訓總規模全軍第一。

    c431edd0-0c15-4eb2-952b-1c3132aa50b8.jpg

    學科水平。建有以信息技術為主導、軍事工程技術為主干、理工軍管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綜合化學科專業體系?,F有國家重點學科6個、十三五軍隊重點學科6個、十三五省級重點學科12個,擁有14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12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9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和8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多個學科在國家第四輪學科評估中位居全國前列,信息與通信工程、土木工程評估結果為A類;工程學、計算機科學躋身ESI全球前1%頂尖學科排行榜。

    師資力量。擁有一支院士領軍、博專兼備、素質優良、結構合理的教學科研梯隊?,F有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中國工程院院士3人,全國優秀教師4人,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6人,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6人,求是獎獲得者6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人選10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3人,長江學者獎勵計劃對象2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杰出青年、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獎獲得者3人,中國青年科技獎獲得者3人,國家創新研究群體1人。錢七虎院士榮獲2018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受到國家領導人親切接見。

    教研成果。10年來,學校先后獲評軍隊院校教學優秀單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教學先進院校”“全軍政治理論課教學先進院校”“全軍學員思想政治教育先進院校。教學成果獲國家級一等獎4項、二等獎11項,軍隊級一等獎32項;堅持面向戰場、服務部隊,承擔大批國家、軍隊重大科研和戰略工程建設任務,獲國家、軍隊(省、部)級科技獎2600余項,其中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1項、全國科學大會獎1項、一等獎7項、二等獎42項,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4項,軍隊級科技進步一等獎170余項。近3年,學員獲國際級獎勵47項、國家級獎勵1000余項、?。ú?、軍隊)級獎勵1300余項。

    開放辦學。建有全方位多領域的開放辦學機制,面向國內外、軍內外連續舉辦11精武杯軍事項目對抗賽,與部隊建立常態化人才培養、聯教聯訓關系,與北京大學、浪潮集團等近20個高校、科研機構和企業建立戰略合作關系,與聯想集團、奇虎360等單位共建20余個聯合實驗室。與美國西點軍校、英國皇家軍事學院等14所外軍名校常態交流,近百次接待外軍代表團來訪,選派200余名學員訪學,在我軍院校率先開展外軍生長干部學員同班施訓,為90多個國家培養軍事留學生60000余名。先后4次代表中國軍校參加美國西點桑赫斯特競賽均名列前茅。

    基礎條件。學校占地11422畝,建有教室666間、各類實驗室(專修室)550個、游泳池(館)10個、標準田徑運動場14個、室內綜合訓練館(含地下靶場)8個,圖書館總面積5萬平方米。建有國家級實驗教學平臺7個,國家級科研平臺4個,數量列全軍院校第二;軍隊重點實驗室11個,數量列全軍院校第一。

    34fab3f3-b50e-4d80-aad5-28847f79d764.jpg

    軍人本科學科專業介紹

    我校軍人本科專業按照2017年《軍隊院校專業目錄(試行)》實施招生,學制4年,實施本科學歷教育與首次任職培訓融合式培養模式,即用4年時間完成普通本科學歷教育、軍政基礎訓練和首次任職崗位培訓。招生專業按照專業名稱(招考方向)的形式向社會公布,其中專業名稱對應本科學歷教育階段的本科教育專業,招考方向對應首次任職培訓階段的首次任職培訓專業(大致對應未來的任職崗位)。

    一、通信與電子信息學科群

    發源于1931年創辦的紅軍無線電訓練班及在此基礎上成立的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無線電學校(我軍歷史上最早培養信息通信類本科人才的專門院校),1952年在全軍率先創辦通信工程本科專業。

    現有2個國家重點學科、3個軍隊重點學科、5個江蘇省重點學科、4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有教研人員220余名,其中院士1名,長江學者(青年學者)1名,全國優秀教師2名,全軍優秀教師3名,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2名、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1名,中國科協求是獎獲得者2名,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4名,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7名。

    建有國家短波通信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短波通信領域全國唯一),通信與電子信息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衛星通信與導航江蘇省協同創新中心,2個全軍重點實驗室以及8個通信與電子信息領域全軍性研究中心。設立了我國最早的衛星通信專業,開辦了我國第一個衛星通信系統培訓班,并建設了我國第一座教學用衛星通信地球站,研制了我國第一臺短波高速數據傳輸設備、第一部短波數字抗干擾電臺,自主創新研制的新一代短波通信系統性能處于國際先進水平。近年來,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5項,軍隊(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18項、二等獎76項,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二等獎1項、軍隊級教學成果一等獎3項、二三等獎7項,學員參加數學建模、電子設計、機器人等各類競賽,獲國際級獎勵18項、國家級獎勵314項、?。ú?、軍隊)級獎勵172項。

    ★ 專業名稱:通信工程

    ★ 招考方向:戰場機動通信技術與指揮

    ★ 專業介紹:本專業培養學員掌握信息與通信工程學科基礎理論,掌握軍用通信技術、軍事通信系統和通信網等方面專業知識,了解學科發展前沿和趨勢,具備通信系統和網絡的設計、分析、應用和管理等基本技能,具有運用所學知識進行通信工程及其應用領域理論研究和技術革新的能力,培養具備指揮打仗、組織訓練、管理教育、籌劃協調等基本技能。

    二、網絡與指揮信息系統學科群

    發源于1931年創辦的紅軍無線電訓練班及在此基礎上成立的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無線電學校(我軍歷史上最早培養信息通信類本科人才的專門院校),設有全軍首批開設的指揮信息系統工程、網絡工程、信息安全等本科專業,全國首批網絡空間安全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

    現有1個國家重點學科、4個省重點學科和2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有教研人員130余人,其中全國優秀教師1人,全軍優秀教師3人,軍隊院校育才獎金獎獲得者5人、銀獎獲得者16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3人,中國科協求是獎獲得者1人,入選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國家級人選1人,江蘇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人,原總參優秀中青年專家3人。

    建有軍用網絡技術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2個軍隊重點實驗室,擁有全軍唯一的軍事訓練數據服務中心,全軍軍事訓練軟件測評中心是國內高校中第一個獲得軍用軟件測評資質的實體機構。在軍用網絡控制與管理、指揮信息系統體系結構、軍事網絡安全態勢感知、戰場信息感知和理解處理技術、數據挖掘和知識發現等研究方向居于國內先進水平。先后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10項、二等獎18項。

    ★ 專業名稱:指揮信息系統工程

    ★ 招考方向:戰場機動通信技術與指揮/指揮信息系統運用與保障

    ★ 專業介紹:本專業以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現代通信、系統工程、軍事信息學等領域知識為主要支撐,著眼信息化條件下聯合作戰和非戰爭軍事行動對信息技術和信息系統的軍事需求,培養掌握計算機、指揮控制、通信系統、信息處理、軍事運籌、人工智能等相應專業領域工程技術基礎知識,培養學員掌握指揮信息系統的技術原理和應用方法,具備信息系統的分析設計與工程研發能力,具備計算機應用、系統工程、組織協調等通用工程能力,具備指揮信息系統組織、構建與運維等崗位任職能力。

    ★ 專業名稱:網絡工程

    ★ 招考方向:戰場機動通信技術與指揮/指揮信息系統運用與保障

    ★ 專業介紹:本專業是計算機科學與通信工程交叉融合專業,培養學生掌握計算機科學及通信技術相關基礎理論,具有網絡設計規劃、網絡構建運用、網絡設備維護、網絡監測管理、網絡服務配置、網絡應用開發等網絡工程實踐能力和技術研發能力。培養學員掌握陸軍作戰基礎、軍事訓練、武器裝備等軍種基礎知識,具備指揮打仗、組織訓練、管理教育、籌劃協調等基本技能,具有通信指揮和指控裝備組織運用等崗位任職能力。

    e3f969b8-c395-44ce-a6a5-c710696c5fd3.jpg

    ★ 專業名稱:大數據工程

    ★ 招考方向:戰場機動通信技術與指揮

    ★ 專業介紹:本專業依托軍用數據與知識工程軍隊重點實驗室建設,教學環境優質,實驗設備完善。以計算機學科為支撐,培養學員掌握計算機科學相關基礎知識和處理大數據的先進理論與技術,具備利用大數據技術與方法解決應用領域問題的能力,養成數據思維,勝任陸軍信息服務保障領域相關崗位。

    ★ 專業名稱:信息安全

    ★ 招考方向:戰場機動通信技術與指揮

    ★ 專業介紹:本專業將計算機、通信和密碼技術相結合,重點培養學員具備寬厚的基礎知識和扎實的網絡安全、系統安全、軟件安全和內容安全等方向的專門知識。具備國內一流的信息安全實驗教學環境和條件,設有多個實踐教學環節,培養學員的綜合素質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畢業生將具有信息安全領域綜合的基礎知識和專業能力,具備適應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需求,鍛煉成長為科學研究、指揮和技術管理人才。

    三、作戰工程保障學科群

    發源于1953年創辦的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工兵工程系,擁有全國渡河(海)工程領域知名院士和相關領域國家級重點學科和實驗室,建成了工學和軍事學緊密結合,工程保障、工程裝備與工程技術相互融合、互為支撐的新型工程兵學科專業體系。

    擁有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5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8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1個、十三五軍隊重點建設學科1個、軍隊2110工程重點建設學科專業領域2個、省級重點學科5個。建有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中心1個、軍隊重點實驗室2個、全軍工程類技術研究中心6個、全軍工程裝備士兵職業技能鑒定中心1個、江蘇省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2個。

    現有教研人員200余名,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1名、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1名、國家香江學者計劃入選者2名、軍隊高層次科技創新人才工程學科拔尖人才1名、軍隊高層次科技創新人才工程學科拔尖人才培養對象1名、陸軍科技英才培養對象11名、全軍優秀教師2名、原總參優秀中青年專家6名、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4名、軍隊院校育才獎金獎4名、軍隊院校育才獎銀獎26名、享受軍隊優秀專業技術人才崗位津貼53名。

    近年來,先后承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武器裝備探索重大項目等多項國家、軍隊級重大課題,先后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6項、軍隊(省部級)科技進步獎90余項。先后完成了被譽為亞洲第一爆的珠海炮臺山萬噸級大爆破、金陵三爆的南京城西干道爆破、上海洋山深水港工程建設、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災、天津港特大火災爆炸事故搶險救援、抗戰勝利70周年閱兵等多項重大任務,同時,發揮專業技術和人才優勢,積極參與防汛搶險、交通應急保障、反恐怖斗爭、援外培訓和國際維和等非戰爭軍事行動,為服務部隊建設和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發揮了重要作用。

    641a76e2-b8ca-4d23-9656-7d9adea32529.jpg

    ★ 專業名稱:道路橋梁與渡河工程

    ★ 招考方向:機動保障工程與指揮

    ★ 專業介紹:源于哈軍工,擁有院士領軍的師資隊伍,是全軍唯一培養從事道路橋梁與渡河工程的研究、論證與作戰運用人才的專業。本專業培養學員具備寬厚的科學文化基礎和指技復合的專業素養,掌握軍用道路勘測設計、施工組織及裝備運用,掌握軍用橋梁結構設計、架設組織及民用橋梁加固搶修;掌握渡河原理與方法、裝備使用與組織等專業知識,掌握工程偵察、工程信息等專業知識,具備道路橋梁與渡河工程理論分析、運用施訓、組織保障等能力。

    ★ 專業名稱:地雷爆破與破障工程

    ★ 招考方向:戰斗支援工程與指揮

    ★ 專業介紹:源于哈軍工,享譽亞洲第一爆,是全軍唯一培養從事地雷爆破與破障裝備器材和軍事爆破作戰運用、設計研究論證以及管理人才的專業。本專業培養學員掌握工程力學、爆炸作用基礎、地雷爆破與破障裝備等專業知識,以及良好的綜合素質和崗位任職能力,能夠勝任陸軍工程兵部(分)隊爆破相關專業任職崗位,并具備長遠發展潛力。

    ★ 專業名稱:彈藥工程與爆炸技術

    ★ 招考方向:戰斗支援工程與指揮

    ★ 專業介紹:源于哈軍工,享譽亞洲第一爆。其支撐學科擁有兵器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博士授權、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和軍隊重點實驗室。本專業培養學員具備寬厚的科學文化基礎和指技復合的專業素養,掌握工程力學、彈藥設計原理、作戰工程保障、工程兵分隊戰術等專業知識,勝任陸軍合成部隊相關專業任職崗位需求,并具備長遠發展潛力。

    ★ 專業名稱:機械工程

    ★ 招考方向:戰斗支援工程與指揮/工程裝備維修與管理

    ★ 專業介紹:源于哈軍工工程機械專業,是軍隊與江蘇省重點建設學科專業,是全軍唯一培養從事軍用機械裝備設計與論證、試驗與監造、運用與指揮、維修與管理等全壽命周期人才的專業。本專業培養學員具備機械化、信息化素養,掌握機械裝備原理與結構、機電一體化等專業知識以及機械裝備作戰運用、管理指揮、維護修理等專業技能,具有較強崗位轉換能力和創新發展潛力,勝任信息化戰爭的初級指揮與技術軍官。

    ★ 專業名稱:偽裝與防護工程

    ★ 招考方向:偽裝工程與指揮

    ★ 專業介紹:源于哈軍工。是全軍唯一的偽裝指揮與技術軍官培養基地。專業支撐學科擁有兵器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光學工程碩士學位授予權、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和軍隊重點實驗室。本專業培養學員具備寬厚的科學文化基礎和指技復合的專業素養,學習光學與紅外、雷達、材料等專業基礎知識和原理技術,系統掌握光學、電磁學、材料學等方面知識,從事偽裝與防護工程領域作戰指揮、訓練管理、技術研究、裝備運用等方面工作。

    四、國防工程與防護學科群

    發源于1953年創辦的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工程兵工程系,擁有全國首批院士和全軍首批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

    現有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個、博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7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個、工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涵蓋防護結構、巖土工程、軍事環境、國防工程智能化、地下空間規劃管理、市政工程等多個領域。其中,防災減災工程及防護工程二級學科為國家重點學科,土木工程是全軍首批獲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的學科,參加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在134所參評高校中位列全國第7,評估成績為A-。有教研人員190余名,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1名、長江學者特聘教授1名、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1名、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3名、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者1名、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2名、國家博士后科學基金特等資助1名、軍隊高層次科技創新人才培養對象2名、軍隊杰出專業技術人才1名、陸軍首批科技英才培養對象3名、全軍優秀教師3名、原總參優秀中青年專家4名,江蘇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2名,一批專家教授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多名專家獲軍隊院校育才金銀獎。

    d3f67fb7-cb75-435d-8c50-c617c4f17f32.jpg

    建有爆炸沖擊防災減災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國防工程設備環境及智能化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軍隊重點實驗室2個,全軍性研究中心5個。近年來,承擔國防工程領域國家級科研課題以及軍隊和國家人防重點課題百余項,取得了1項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2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等大批具有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的研究成果。

    ★ 專業名稱:土木工程

    ★ 招考方向:陣地工程與指揮

    ★ 專業介紹:本專業培養學員具備寬厚的科學文化基礎、過硬的軍政素質,以及扎實的國防工程、結構工程、巖土工程、防災減災工程及防護工程、指揮管理等學科專業理論知識與技能,成為從事技術研發、工程設計、運行管理及指揮組訓等方面工作的指技融合型未來軍隊領導者。

    ★ 專業名稱:軍事設施工程

    ★ 招考方向:國防工程與指揮

    ★ 專業介紹:本專業培養學員能夠勝任通風空調、給水排水和智能化設計、施工維護與管理等崗位工作,具有卓越專業能力及指揮能力,掌握流體力學、工程熱力學、傳熱學、建筑環境學、電子電工等學科專業基礎理論;掌握通風與給排水、空調與除濕、發供電系統、環境信息與智能等專業知識;具備工程設計建設、檢測調試、維護管理、信息運用和安全等方面的綜合專業能力;擁有過硬的軍政素質和指揮管理能力。

    ★ 專業名稱:國防工程及其智能化

    ★ 招考方向:國防工程與指揮

    ★ 專業介紹:本專業培養學員具備寬厚的科學文化基礎、過硬的軍政素質,以及扎實的國防工程、自動控制、人工智能、電氣工程、傳感通信、指揮管理等學科專業理論知識與技能,具有復合性基礎知識、專業技術和組訓管理技能,了解國內外專業領域前沿動態和軍兵種發展趨勢,具備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指揮管理能力。

    ★ 專業名稱:地質工程

    ★ 招考方向:野戰給水

    ★ 專業介紹:本專業培養學員具備寬厚的科學文化基礎、過硬的軍政素質,以及扎實的地質、地球物理、遙感、水分析等學科專業理論知識與技能,在給水保障領域的水源偵察、應急供水等方面成為具有卓越專業能力及指揮能力的指技融合型人才。

    ★ 專業名稱:作戰環境工程

    ★ 招考方向:野戰給水

    ★ 專業介紹:本專業培養學員具備寬厚的科學文化基礎、過硬的軍政素質,以及扎實的水文與水資源、地質、生態環境、水分析、地理信息系統等學科專業理論知識與技能,在給水保障領域的信息綜合、供水與輸配水等方面成為具有卓越專業能力及指揮能力的指技融合型人才。

    五、兵器科學技術學科群

    發源于1947年在山東諸城創建的我軍第一個軍械干部訓練隊1949年在通縣創辦的軍委后勤軍械訓練大隊。

    現有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3個。其中,兵器科學與技術學科為國家重點一級學科,儀器科學與技術和材料科學與工程為原總裝備部重點建設學科,并設立了兵器科學與技術和機械工程2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有教研人員共400余名,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1名,全國優秀教師1名,全軍優秀教師5名,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2名,中國科協求是獎獲得者1名,軍隊杰出專業技術人才獎獲得者2名。

    建有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1個、軍隊重點實驗室2個,以及彈藥保障與安全性評估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自行火炮火力系統22個裝備專修室。先后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裝備預先研究、武器裝備軍內科研等課題200余項,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21項,二等獎135項。

    ★ 專業名稱:武器系統與工程

    ★ 招考方向:步兵武器維修與管理/炮兵武器維修與管理/防空裝備技術保障/裝備技術保障與分隊指揮

    ★ 專業介紹:本專業主要面向步兵、炮兵和防空兵武器系統綜合論證、試驗鑒定、技術保障、指揮管理崗位。專業支撐學科兵器科學與技術為國家重點一級學科,擁有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培養在武器系統及相關學科專業領域具備寬厚的基本理論、專業知識以及堅實的工程實踐能力,并具備自主學習、協同創新、組織領導等能力,勝任陸軍作戰、保障、試驗部(分)隊,院校、科研、訓練及軍代表機構等相關崗位的初級指揮與技術軍官。

    ★ 專業名稱:車輛工程

    ★ 招考方向:裝備技術保障與分隊指揮

    ★ 專業介紹:本專業主要面向自行火炮裝備技術保障、管理與運用崗位。專業支撐學科機械工程為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擁有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和軍隊2110工程重點實驗室。培養具備車輛工程專業素養,掌握履帶和輪式裝甲車輛總體設計論證、發動機、傳動、轉向、制動、電氣、液壓系統等專業知識和裝甲車輛駕駛與運用、維修與管理等專業技能人才,勝任炮兵與防空兵部隊履帶和輪式車輛維修、使用管理、保障指揮等專業技術軍官及保障分隊初級指揮軍官。

    ★ 專業名稱:彈藥工程與爆炸技術

    ★ 招考方向:彈藥技術

    ★ 專業介紹:本專業主要面向彈藥論證、設計、技術保障、管理與作戰運用崗位。專業支撐學科兵器科學與技術為國家重點一級學科,擁有博士后科研流動站、軍隊重點實驗室、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培養具備寬厚的科學文化基礎,以及良好的綜合素質和崗位任職能力,掌握電工電子技術、爆炸力學、機械工程、毀傷理論與彈藥工程、引信與戰斗部工程、彈藥保障工程、彈藥作戰運用等專業知識,勝任彈藥管理、彈藥作戰運用等專業技術軍官及保障分隊初級指揮軍官。

    e9b76e3a-6670-4463-8afc-2792135392c9.jpg

    ★ 專業名稱:裝備保障工程

    ★ 招考方向:裝備技術保障與分隊指揮

    ★ 專業介紹:本專業主要面向陸軍裝備(保障)業務機關、裝備保障部(分)隊,聯勤保障部隊相關崗位。專業支撐學科為國家重點學科軍事裝備學,擁有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和軍隊重點實驗室。本專業以電子電工、機械工程、材料力學等為基礎知識,以管理學、系統工程、運籌學等為專業背景,系統學習裝備管理、裝備保障、裝備信息化、參謀業務等知識,培養領導管理能力、系統決策能力、籌劃運用能力和組織指揮能力,畢業學員具有寬厚的科學文化知識,勝任裝備管理和保障指揮等專業技術軍官及保障分隊初級指揮軍官。

    ★ 專業名稱:裝備經濟管理

    ★ 招考方向:裝備采購管理

    ★ 專業介紹:本專業主要面向武器裝備預研、研制、試驗、訂購、生產和使用等階段合同管理、價格管理、質量監督崗位。專業支撐學科為國家重點學科軍事裝備學,擁有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和軍隊重點實驗室。本專業以經濟學、管理學為基礎,系統學習裝備采購理論與應用、裝備經濟分析、裝備合同管理等專業知識,培養裝備采購管理、裝備價格測算與審核、裝備質量監督等綜合業務能力。培養具有寬厚的科學文化知識,具備經濟師+質量師的復合素質,能夠滿足裝備價格管理部門、裝備采購部門等人才需求。

    ★ 上述5個專業實行2+2培訓模式,即:被錄取的新生,一二年級在陸軍工程大學校本部(江蘇南京)學習基礎課程,三四年級轉入陸軍工程大學石家莊校區學習專業課程。

    六、裝備信息技術學科群

    擁有2個一級學科博士點和4個一級學科碩士點,3個學科進入軍隊2110工程重點建設行列,并設立了光學工程和控制科學與工程2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其中,光學工程學科是全軍唯一培養通用光電裝備論證、監造、試驗和技術保障人才的學科。有教研人員220余名,其中全軍優秀教師3名,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1名,中國科協求是獎獲得者1名,軍隊杰出專業技術人才獎獲得者2名。

    建有導航與控制”“自動控制”“光電對抗與信息處理21個學科實驗室,先后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863重大專項、國防預研基金、武器裝備預先研究、探索研究等重大科研項目,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19項,二等獎115項,科研學術成果已經在陸軍炮兵、防空兵武器系統中得到廣泛應用。

    ★ 專業名稱: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招考方向:裝備技術保障與分隊指揮

    ★ 專業介紹:本專業主要面向通用光電裝備論證、監造、試驗和技術保障與指揮崗位。具有陸軍唯一的光學工程一級學科博士點,培養系統掌握光學、機械、電子、計算機科學等基礎理論及軍用光電技術方面專業知識,具有較強從事軍用光電裝備論證設計、質量監控、技術保障、試驗評估等能力,綜合素質過硬的高層次應用型、復合型專門人才,勝任軍用光電裝備技術保障與指揮專業技術軍官及保障分隊初級指揮軍官。

    ★ 專業名稱:火力指揮與控制工程

    ★ 招考方向:炮兵武器維修與管理

    ★ 專業介紹:本專業主要面向炮兵、防空兵的火力控制系統與指揮控制系統相關崗位。通過培養,本專業學員應具備自動控制、通信、網絡、電子技術等方面的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掌握火力指控裝備的基本原理、典型構造、保障理論與維修技術,能夠熟練運用相關裝備,并具備相應的技術保障、專業組訓、分隊指揮等能力,勝任裝備維修、使用管理、保障指揮等專業技術軍官及初級指揮軍官崗位。

    ★ 專業名稱:雷達工程

    ★ 招考方向:裝備技術保障與分隊指揮

    ★ 專業介紹:本專業主要面向雷達裝備論證監造、試驗評估、技術保障、指揮管理以及作戰運用崗位。擁有陸軍型號齊全的雷達裝備,功能完備的專業實驗室和裝備專修室。培養系統掌握電子工程、信息技術、計算機科學等基礎理論,微波技術、信號處理、雷達原理與維修等專業知識,具有良好的綜合素質和崗位任職能力,能夠適應專業發展和崗位拓展,勝任陸軍雷達專業技術軍官和雷達保障分隊初級指揮軍官。

    d5485a5d-b64b-4600-95e8-1a5c49b3537c.jpg

    ★ 專業名稱:導彈工程

    ★ 招考方向:防空裝備技術保障

    ★ 專業介紹:本專業主要面向地空導彈武器裝備相關崗位。專業支撐學科控制科學與工程為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儀器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擁有裝備測試與故障診斷技術實驗中心等2110工程重點建設系列實驗室。培養學員在校主要學習電子技術、制導與控制技術、導彈系統原理、保障理論與維修技術、典型防空導彈裝備原理與構造、裝備信息化等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培養具備導彈工程專業素養和地空導彈裝備技術保障、專業組訓、分隊指揮能力,勝任陸軍地空導彈部(分)隊專業技術與初級指揮軍官。

    ★ 上述4個專業實行2+2培訓模式,即:被錄取的新生,一二年級在陸軍工程大學校本部(江蘇南京)學習基礎課程,三四年級轉入陸軍工程大學石家莊校區學習專業課程。

    七、陸航相關專業

    ★ 專業名稱: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 招考方向:航空機務技術與指揮

    ★ 專業介紹:該專業培養從事直升機綜合航電設備維修和管理的指技合一人才。主要學習航空儀表、直升機電氣控制、飛行自動控制系統的基本理論,從事直升機綜合航電設備維修和管理的基本知識與技能,完成直升機機務專業(綜合航電方向)初級指揮與技術軍官的基本訓練。

    ★ 專業名稱:電子信息工程

    ★ 招考方向:航空機務技術與指揮

    ★ 專業介紹:該專業培養從事直升機綜合航電設備維修和管理的指技合一人才。主要學習通信、導航、雷達設備的基本理論,從事直升機綜合航電設備維護、修理和管理的基本知識與技能,完成直升機機務專業(綜合航電方向)初級指揮與技術軍官的基本訓練。

    ★ 專業名稱:飛行器設計與工程

    ★ 招考方向:航空機務技術與指揮

    ★ 專業介紹:該專業培養從事直升機航空工程機械維修管理的指技合一人才。主要學習直升機、發動機、直升機維護管理的基本理論,從事直升機與發動機維護、修理和組織管理的基本知識與技能,完成直升機機務專業(機械方向)初級指揮與技術軍官的基本訓練。

    ★ 專業名稱:武器系統與工程

    ★ 招考方向:航空機務技術與指揮

    ★ 專業介紹:該專業培養從事直升機航空武器系統維修和管理的指技合一人才。主要學習航空自動武器、航空火力控制原理、機載導彈武器系統的基本理論,從事直升機航空武器維修和管理的基本知識與技能,完成直升機機務專業(軍械方向)初級指揮與技術軍官的基本訓練。

    ★ 專業名稱:無人系統工程

    ★ 招考方向:無人機運用與指揮

    ★ 專業介紹:該專業培養從事無人機作戰運用與技術管理的指技合一人才。主要學習無人機飛行器、飛行控制、導航、兵器操作的基本理論,從事無人機飛行訓練及作戰運用的基本知識與技能,完成無人機專業初級指揮軍官的基本訓練。

    ★ 專業名稱:通信工程、武器系統與工程、飛行技術、作戰指揮

    5a5efc98-0a48-48c9-9ed5-7ad4e33c2928.jpg

    ★ 招考方向:航空飛行與指揮

    ★ 專業介紹:該專業培養適應低空、超低空作戰需要,系統掌握軍事航空基礎理論和基本技能的航空飛行與指揮人才。主要學習直升機飛行原理、空中領航、航空氣象、作戰指揮的基本理論,以及直升機飛行、飛行訓練組織指揮和陸軍航空兵作戰指揮的基本知識與技能,完成直升機飛行與指揮專業初級指揮軍官的基本訓練。培養目標為陸軍直升機飛行員,畢業授予軍事學學士學位。

    ★上述6個專業實行2+2培訓模式,即:被錄取的新生,一二年級在陸軍工程大學校本部(江蘇南京)學習基礎課程,三四年級轉入陸軍航空兵學院(北京)學習專業課程,學習期滿,各科考試成績合格,由陸軍航空兵學院負責分配至陸航部隊。

    人防本科學科專業介紹

    我校為全國人防系統定向培養人防學員,建筑學本科專業學制為5年,其他本科專業學制為4年。招生專業按照專業名稱(招考方向)的形式向社會公布,學員入校后不參軍,畢業后主要面向人防系統自主就業。

    ★ 專業名稱:建筑學

    ★ 招考方向:全國人防工程建筑設計工程師

    ★ 專業介紹:本專業1995年首次招生,是全國唯一培養從事人防工程建筑學學科研究、設計、論證、管理與運用等全壽命周期人才的專業。本專業主要教授建筑設計、城市規劃原理、建筑工程技術、人防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論與基本知識,開展建筑設計和人防工程設計等方面的基本訓練,培養人防工程項目策劃、建筑設計方案和建筑施工圖繪制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培養具備建筑學專業素養,具有建筑美學的修養,具備人防工程設計、建筑設計、城市設計、室內設計等方面的知識,能在設計部門從事相關設計工作,并具有多種職業適應能力的通用型、復合型工程技術人才。

    ★ 專業名稱:土木工程

    ★ 招考方向:全國人防工程建筑結構設計與施工工程師

    ★ 專業介紹:本專業培養掌握結構工程、減災與防護工程等學科基本理論知識,接受注冊工程師基本培訓并具備從事土木工程項目規劃與設計、施工與管理、研究與開發的能力。學生畢業后可以在人防工程、地下建筑、隧道、房屋建設及相關領域的項目規劃、工程設計、施工管理、投資、開發、研究與教育部門從事技術或管理工作,具有廣闊的就業前景。

    ★ 專業名稱:通信工程

    ★ 招考方向:全國人防通信領域工程師

    ★ 專業介紹:本專業主要學習通信系統和通信網絡方面的基礎理論、組成原理和設計方法,受到通信工程實踐的基本訓練,具備從事現代通信系統和網絡的設計、開發、調測和工程應用的基本能力。培養具備通信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系統掌握現代通信技術,能在信息通信領域從事科學研究、工程設計、設備制造、網絡運營、技術工程科技人才。學生畢業可在人防工程從事與通信工程相關的科研、技術開發、經營及管理工作,也可到鐵路、電力等部門從事相應的工作。

    ★ 專業名稱:網絡工程

    ★ 招考方向:全國人防指揮自動化技術工程師

    ★ 專業介紹:本專業主要學習計算機、通信以及網絡方面的基礎理論、設計原理,掌握計算機網絡系統的規劃設計、維護管理、安全保障和應用開發相關的理論、知識、技能和方法,具有一定的工程管理能力和良好綜合素質,能夠承擔計算機網絡系統設計、開發、部署、運行、維護等工作的高級專門技術人才。學生畢業可在人防系統或者國家機關、科研機構、學校、工廠等企事業單位從事計算機應用軟件及網絡技術的研究、設計、制造、運營、開發及系統維護和教學、科研等工作。

    ★ 專業名稱: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 招考方向:全國人防電力工程及自動化技術工程師

    ★ 專業介紹:本專業培養學員具有適應人民防空和地下空間建設需求的基礎素質,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掌握電氣工程及自動化學科專業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識,獲得工程師基本訓練,勝任人防電氣工程相關領域的項目規劃、工程設計、電氣與自動化系統研發、系統施工調試與運行和管理,具有扎實理論基礎、寬厚專業知識和較強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具有適應未來發展潛力,在相關領域具有競爭力的高素質專門技術人才。

    ★ 專業名稱: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

    ★ 招考方向:全國人防通風空調與給排水工程師

    dacba993-b392-42ee-ba3b-f62fccd3ab3c.jpg

    ★ 專業介紹:本專業立足人防工程、地下建筑、隧道等地下空間,面向地面建筑,培養從事建筑環境控制、建筑節能和建筑設施智能技術領域工作,具有空調、供熱、通風、建筑給排水、智能建筑等公共設施系統的設計、施工、調試、運行管理能力的復合型工程技術應用和管理人才。本專業自1986年開始招生,自2003年起連續4次通過住建部高等教育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評估,建有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

    ★ 專業名稱:工程管理

    ★ 招考方向:全國人防建筑施工組織管理與監理工程師

    ★ 專業介紹:本專業是工程技術與管理科學相結合的交叉復合型學科,培養具備土木工程技術、管理學和經濟學基本知識,掌握現代管理科學的理論、方法和手段,能在國內外工程建設領域從事項目決策和全過程管理的復合型高級管理人才。本專業主要教授工程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論、方法和土木工程技術知識,開展工程項目管理方面的基本訓練,具備從事人防工程及相關領域全壽命期各階段及全方面綜合集成管理的能力,具有發展成為未來人防工程領域復合型、創新型拔尖人才的潛力。畢業后可從事建筑工程施工、控制管理、投資、咨詢和房地產開發等工作。


    粗大的内捧猛烈进出少妇视频